“孩子都4岁了,还只会说‘饭饭’‘水水’这类叠词,问他问题也只能支支吾吾蹦出几个单字。长辈一直说孩子‘贵人语迟’,我们也总觉得等孩子再大些自然就会说了...没想到把孩子给耽误了” 在我院儿童康复科诊室里,博博(化名)的妈妈红着眼眶,满是懊悔地说道,这番话也道出了不少有类似困扰家长的心声。
博博的爸妈回忆,孩子1岁时还能偶尔喊出“爸爸”“妈妈”,可从那之后,语言能力就像“卡了壳”,几乎没有任何进步。但夫妻俩始终相信“开口晚的孩子更聪明”,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。直到博博进入幼儿园,不仅没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,还总躲着集体活动,家长这才慌了神,赶紧带着孩子来到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,找到了李明恩主任。
展开剩余77%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的李明恩主任为博博做了全面检查后发现,孩子不仅理解他人话语的能力跟不上同龄儿童,口腔内负责发音的肌肉协调性也存在问题。针对博博的具体情况,李主任为其制定了“言语训练+认知训练+物理治疗+家庭干预” 的综合治疗方案。经过2个月的系统治疗,博博的词汇量有了大幅提升,甚至能说出“妈妈陪我玩积木”这样的完整短句,成功融入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。
语言发育迟缓≠说话晚,这些知识家长要清楚!
1.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?
很多家长误以为语言发育迟缓就是“说话晚”,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。它指的是孩子在理解他人话语,或是用语言表达自身想法的能力上,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。
从医学角度来看,4岁孩子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,就可能属于语言发育迟缓:掌握的词汇量不足150个;无法用“我要吃苹果”这类简单句子进行交流;听到“把玩具放进盒子里”这类明确指令时,没有任何反应。
2.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,可能有这些原因
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可分为生理和环境两大层面:
生理层面:可能是听力存在问题、口腔内发音器官(如舌头、牙齿)发育异常,也可能是大脑中枢神经发育出现异常。
环境层面:家长总是替孩子“做主”,比如孩子一指水杯就马上递过去,不给孩子说话表达需求的机会;家里同时使用多种语言,如爸妈说普通话、老人说方言;孩子每天长时间看动画片、玩平板,这些都会减少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,拖慢语言发育的速度。
3. 分清语言发育迟缓与语言障碍
还需要分清一个概念:语言发育迟缓与语言障碍并非一回事,但二者存在关联。
语言发育迟缓:孩子语言发展的“速度慢了”,但发展顺序是正常的,大多是因为成长环境中语言刺激不足所致。
语言障碍:孩子语言发展“出了质的问题”,比如说话含糊不清、完全听不懂他人的话,通常是身体存在损伤或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。
如果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干预,有可能会逐渐发展成语言障碍,将来学习阅读、写字也会受到影响。更需要注意的是,语言发育迟缓还可能与智力障碍、孤独症(自闭症)同时出现。如果孩子除了说话晚,还表现出只喜欢玩一种玩具、重复做同一个动作(如转圈)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排查这些问题。
4. 避坑:家长常犯的3个认知误区
家长们常犯的几个认知误区,往往会耽误孩子的干预时机,必须提高警惕:
“贵人语迟,长大就好”: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只是发育节奏不同,无需着急。但实际上,孩子语言发育的“黄金期 是0-6岁,这段时间大脑神经还在快速发育,错过这个时期再进行干预,难度会大大增加。
“多接触语言,孩子更聪明”: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多接触几种语言能提升能力,可4岁前孩子的语言系统尚未成熟,多种语言混杂,容易让孩子困惑“该说哪种”,反而会让孩子不敢开口、说话更慢。
“电子产品能帮孩子学说话”: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是个大问题 —— 屏幕里的内容属于“单向输出”,无法与孩子进行互动,孩子看的时间久了,会越来越不愿意与真人交流。
石家庄六一儿童医院李明恩主任提醒广大家长,孩子语言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,家长需密切关注其成长动态,若发现孩子1岁半仍不会说简单叠词、2岁无法用单词表达需求、3岁不能说简单句子,或存在语言理解、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的情况,切勿抱有“等一等”的心态。一旦怀疑孩子有语言发育问题,应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儿童康复机构检查评估,尽早干预能让孩子在语言发育黄金期内得到科学引导,帮助孩子更快追赶上同龄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,避免因延误干预对孩子未来的学习、社交造成长远影响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